兵团政务网 无障碍浏览

这些兵团地标,你来打卡了吗

发布时间:21年03月17日 信息来源:兵团网 编辑:兵团团委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兵团日报记者 徐敏

编者按

  一座展馆,浓缩一段历史;一段历史,寄予一份情结;一份情结,传承一种精神。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一师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六师五家渠市军垦博物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兵团红色旅游景点,了解兵团屯垦戍边历史。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在一座座展馆里鲜活起来,即使时过境迁,也让人血脉沸腾。这些兵团文化地标,你来打卡了吗?让我们共同走近它们,瞻仰红色遗迹、聆听革命故事,在缅怀革命先辈的同时,接受心灵的洗礼。

  在这里传承红色基因

  文化地标: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所在地:八师石河子市

  内容介绍: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以新疆屯垦戍边史为主要研究、陈展的国家二级博物馆,是了解兵团、弘扬屯垦戍边精神的窗口。2004年,在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的基础上,石河子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军垦第一楼”改扩建成为“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军垦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703平方米,陈列面积6000余平方米,目前展出的物品有5000多件,其中有29件属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推介理由:“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这是兵团人屯垦戍边的真实写照。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展厅内,有大量的老照片陈列,每一幅照片背后都有着感人的故事。展馆内采用声、光、电效果,再现进疆人民解放军向荒原开战的大型半景画,让人感受到军垦战士们战天斗地的意志与激情。作为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缩影,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4A级旅游景区”。

  在这里聆听亮剑之声

  文化地标:六师五家渠市军垦博物馆

  所在地:六师五家渠市

  内容介绍:六师五家渠市军垦博物馆建成于2005年10月,展厅内陈列内容分为六个部分、15个单元。博物馆以弘扬亮剑精神为主题,以124位将军为核心,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通过图片、历史文物、场景还原和多媒体等形式,突出宣扬了六师前身部队在中国解放的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六师五家渠市在屯垦戍边事业中“忠于使命、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创新争先”的亮剑精神。

  推介理由:馆内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浓缩见证了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历程,生动展示了兵团人在茫茫戈壁上开创新疆现代化事业,建起一座座新型城镇,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五家渠市军垦博物馆自对外开馆以来,发挥爱国主义精神、兵团精神、亮剑精神教育窗口作用,努力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为当地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2016年12月,该馆入选第三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在这里守望龙珍精神

  文化地标: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

  所在地:九师一六一团

  内容介绍: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位于九师一六一团十一连,于2004年建成使用,原名孙龙珍民兵班陈列室,是为了纪念为捍卫祖国神圣尊严和领土完整而英勇牺牲的孙龙珍烈士而建。陈列馆占地面积3422平方米,其中展馆面积300平方米,展馆共分三大部分10个展区,现收藏有关孙龙珍烈士遗物及建团以来各类军垦实物、图片等500余件(幅),实景再现2处。

  推介理由:1969年6月10日,身怀六甲的孙龙珍与八位姐妹扛着铁锨,奋不顾身地前往三角地营救被苏军绑架的同事张成山,当她们冲至半山腰时,苏军开枪向她们扫射,孙龙珍倒在了血泊中,在弥留之际还伸手指向苏军。孙龙珍牺牲后,九师党委追认她为共产党员,自治区授予她“革命烈士”称号。陈列馆的一角还原了塔斯提战斗时三角地场景,再现了孙龙珍烈士的英雄事迹,馆内图片、各类实物全面反映了九师50多年来屯垦戍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轨迹。目前,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已成为兵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兵团党委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九师党委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2017年,该馆被列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在这里凝望璀璨星空

  文化地标:一师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

  所在地:一师阿拉尔市

  内容介绍:一师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建于2006年7月,2009年9月开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紧紧围绕“传承历史、展示成就、弘扬精神”三个中心,重点以三五九旅部队的发展历程、兵团屯垦建设发展史为主线,展示三五九旅革命前辈就地转业,在西北边陲戈壁荒滩上发扬南泥湾精神,开荒大生产;同步展现兵团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推介理由:纪念馆主入口长55米的主甬道处的铜板雕刻,记述了西汉以来西域屯垦大事记。甬道两侧墙壁上有22幅石刻壁画和122首与西域屯垦有关的著名诗词,展示了新疆屯垦文化深厚的底蕴,也彰显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珍藏的历史照片和场景展示出三五九旅部队在井冈山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南泥湾大生产时期、解放新疆时期各个时期的忠诚、担当、争先的精神。该馆先后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7个国家级示范基地,自治区、兵团级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屯垦戍边教育基地等,也是自治区确定的217国道旅游线重点景区之一。

  在这里见证老兵精神

  文化地标: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

  所在地:四十七团

  内容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始建于1999年,坐落在十四师四十七团老兵镇团部楼前广场上。2006年11月,在纪念碑正前方修建了新纪念馆,并更改为屯垦戍边纪念馆,于2007年5月开馆,主体建筑1000平方米。2013年对纪念馆(碑)进行了改扩建,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纪念馆展馆面积2544.45平方米,馆藏文物1000余件。自开馆以来,共接待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50余万人次。

  推介理由:纪念馆以展示四十七团的历史为主线,依托四十七团历史,融入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图片展览、实物陈列、影像播放等形式体现四十七团历史。纪念馆内一幅幅生动的老照片,一件件革命先烈们使用过的旧物品,都无声地讲述着当年老战士们在那段峥嵘岁月中艰苦奋斗、卫国戍边的英雄事迹,他们无私奉献、不惧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纪念馆现属于国家级3A级景区,先后被自治区和兵团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这里筑起生命界碑

  文化地标:一八五团抗洪守土纪念馆

  所在地:十师一八五团

  内容介绍:十师一八五团位于阿尔泰山西南边缘的国境线上,60多年来,几代守边人始终以“国土在我心、守土寸如金”为荣,在祖国西北边境构筑了坚如磐石的国土屏障,成为“钉”在国境线上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抗洪守土纪念馆于2017年12月建成,建筑面积360平方米,以图文并茂、实景呈现的方式展现了一八五团职工群众堵决口、守国土、保家园的伟大壮举。

  推介理由:1988年4月,阿拉克别克河地区气温急剧升高,阿拉克别克界河爆发百年不遇的特大融雪性洪水,由于一八五团地势低平,洪水所到之处一片汪洋。包括一八五团在内的55.5平方公里的国土,将有可能因界河改道而自然划归前苏联。为守卫国土,一八五团职工群众置场毁家破于不顾,跟全师各单位赶来支援的干部职工、边防部队和地方各族人民一起,艰苦奋战近一个月,终于堵住了决口,把肆虐的洪水重新逼入界河,55平方公里的领土未损失一寸!1998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签署的国界第二补充协定,卡拉苏自然沟以西的55平方公里争议领土,被确认为中国领土。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图片、一枚枚奖章和奖杯,充分展现当地职工群众在中哈边境一线同恶劣自然环境斗争,勇于奉献,忠实履行屯垦戍边职责使命的兵团精神。